2020年5月25日,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,全国人大委员会工作报告在下一步主要工作安排中指出,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,旨在为个人信息安全撑起法律的保护伞。
回应社会关切,信息安全已成全民隐忧
今年的疫情期间,出于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防控的需要,个人信息采集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,然而,伴随着线上线下的大量个人信息采集,信息收集不规范、保护不到位的现象更加突出,由此也引发了更多人关于个人信息“裸奔”的安全思考。
其实,早在疫情之前,个人信息安全的形势就已经非常严峻。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《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》显示,85.2%的调查者都遭遇过个人信息泄露情况。报告同时指出,当个人信息泄露后,约86.5%的受访者曾收到推销电话和短信骚扰,约75.0%的受访者接到诈骗电话,约63.4%的受访者收到垃圾邮件,此外,部分受访者还曾收到违法信息、非法链接等,更有甚者个人账户出现密码被盗的问题。
身处网络时代,个人信息成为了珍贵的资源,当个人信息不断在“网上冲浪”,如何保证互联网公司掌握的海量个人信息不外泄,是每个网络参与者的普遍担忧。2016年的徐玉玉案,悲剧的开始就是由于个人信息泄露,从而导致电信诈骗的发生,在无孔不入的网络环境中,我们都会担心自己成为一个“透明人”。
筑牢信安防线,管理和技术须相辅相成
此次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提出和讨论,彰显时代特色,回应社会关切,然而,筑牢信息安全这道防线,不仅需要在法律层面加大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,也需要从技术层面加强与非法信息获取行为的识别、对抗,法律的高压线和技术的支撑点,二者缺一不可。
如果说法律在信息安全防护中起到的是“捉到必严惩”的制裁作用,那么技术往往起到“伸手必被捉”的震慑作用,社会的快速发展正急需信息安全的极致守护。瀛联科技始终坚持发展的眼光,以基础科学为根基、以核心技术为主干、以前沿科技为养分、以重点产品为枝叶,不断优化产品形态,推动信安建设的枝繁叶茂,助力社会发展的长治久安。
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,已经正式提上日程,我们期待着这部重要的法律早日出台,全方位保护信息安全,让个人信息不再“裸奔”,期待个人信息安全早日有法护航!